教研室简介
1.寄生虫学教研室创建于1956年,1958年开始医学本科教育。1987年建立了寄生虫病诊室,确立了以本地区多发的囊虫病和肝吸虫病等的科研方向。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作为病原生物学学科,2003年以来一直为校级重点学科,2009年主持组建的病原生物学团队获批校级优秀教学团队。作为一级学科的支撑学科,2011年获评省级重点学科。2016年荣获佳木斯大学优秀教研室称号,在大学教研室规范化检查中获得优秀。2017年教研室荣获7163银河先进集体称号。2018年与微生物教研室共建的病原生物学团队获评第二批“佳木斯大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教研室拥有一支朝气蓬勃、年富力强、勇于开拓进取、教科研实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名,其中专任教师5名,教辅人员1名。专任教师平均年龄40.5岁,有硕士学历者占100.0%。研究生导师1名。学术带头人担任黑龙江省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预防医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佳木斯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食物中毒与食源性疾病组副组长、佳木斯市环境保护联合会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
3.教研室承担病原学与宿主防御学、病原学与宿主防御学实验、医学寄生虫学、临床寄生虫学及检验、医学史、人兽共患病学、病原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实验技术等8门课程,面向本科、留学生、硕士研究生3个层次8个专业开设。
4.教学研究方向为病原系列课程形成性评价研究、课程思政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研究。承担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项,承担10项教学课题,其中国家级教学研究课题1项、省级教学研究课题4项、校级教研课题5项。承担校级教材立项1项。获批大学网络课程1门,大学课程思政试点课程1门,发表教学论文10篇。在2020年评比中《医学寄生虫学》获批校级课程思政优秀示范课。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在百佳出版社出版教材3部,其中主编1部,副主编及参编2部。
5.有明确、稳定的研究方向:寄生虫病分子免疫学及微生态学研究。承担科研课题10项,其中各级科研课题8项,省级以上大创项目2项。发表科研论文10篇,其中SCI收录2篇。获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及实验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在百佳出版社出版专著3部。
6.教材选用主要以国家规划教材为主,且每3-5年内及时更新。选修课人兽共患病学、寄生虫学实验课教材选用自编教材,均为一类出版社出版。根据寄生虫学课程特点和发展动向,及时更新教材。近些年参与编写一类出版社出版的教材3部,其中第一主编1部、副主编1部、参编1部,已应用于教学用书,尤其解决了学生无人兽共患病学统编教材的问题。
7.寄生虫学教研室自创建以来走过了65年的历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和努力拼搏,从创建、发展、到现今提高阶段,教研室在教学、科研、科技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了教研室独有的特色,总结如下:
(1)产学研相结合,服务于地方经济(科研服务于社会特色)
1985年以前,三江地区除蛔虫病外,其他寄生虫病罕见,以至连寄生虫学工作者深信不疑。1985年夏,黑龙江省绥滨暴发流行4起肝吸虫病,揭开了黑龙江省肝吸虫病的序幕,90年代黑龙江省大面积流行囊虫病,感染率位居全国第一,肝吸虫感染率位居全国第三。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教研室新老工作者全心投入到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治工作中,开展了对外咨询、诊治、宣传教育的工作,接待患者千余人,解决了临床上诊断困难的问题,为三江地区防治寄生虫病做出了较大贡献。同时对肝吸虫病、囊虫病进行了系列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曾获得卫生部、省政府科技进步奖4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6项。目前教研室仍开展对外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继承和发扬教研室的优良传统。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2)青年教师飞跃式进步,师资培养成效显著(师资培养亮点)
面对4名专任教师中3名为40岁以下讲师现状,教研室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以老带新,通过参加各种培训、试讲、听课、推荐指导参加各类教学比赛等,增强青年教师爱岗敬业意识,提高专业技能,近5年师资培养取得突破性进展,硕果累累,获各种奖励21人次,其中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1人次,校、院级教学竞赛和荣誉20人次,获集体荣誉3项。青年教师主持参与各项课题8项,发表论文5篇,获发明专利2项,出版教材及专著4部,面向全院开展师资培训讲座1次,面向全校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1次。教师团队朝气蓬勃、年富力强、勇于开拓进取、蕴藏较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可期。 教研室近5年获得的荣誉及奖励见表3。
表3 近5年教研室获得的各项荣誉及奖励情况
序号
表彰项目
表彰单位
姓名(集体)
时间
1
优秀教师
佳木斯大学
张慧明
2021年
2
苏菊香
2020年
3
蔡连顺
2017年
4
师德先进个人
5
黑龙江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医科组一等奖
黑龙江省教育厅
宫梓琳
6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
(十佳优胜奖)
2019年
7
8
9
课程思政多媒体课件比赛
二等奖
10
首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二等奖
11
课程思政优秀示范课
12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二等奖
13
14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三等奖
15
16
课程思政微课比赛一等奖
17
课程思政微课比赛优秀奖
18
多媒体课件比赛二等奖
2018年
19
20
多媒体课件比赛三等奖
21
22
7163银河
23
24
第二批“佳木斯大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病原生物学教师团队(与微生物学教研室共建)
25
优秀教研室
寄生虫学教研室
2016年
26
先进集体
(3)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多维度全方位培养医学生
1)立德树人,强化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亮点)
教师团队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2019年《医学寄生虫学》课程获批大学首批课程思政课程,通过教师座谈会、集体备课等活动,研讨课程思政元素在专业课中的融入,与大学生参与大创项目等元素相结合,取得一定成绩:获校级课程思政优秀示范课1门,课程思政微课比赛一等奖1人次、优秀奖1人次,课程思政多媒体课件比赛二等奖1人次,首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二等奖1人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2人次,在教务处平台展示课程思政优秀案例2人次。见表3。
2)注重临床思维的培养,坚持案例导学式教学(案例导学亮点)
根据基础-临床桥梁课的特点,多年来坚持采用案例导学式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①教材:使用医学寄生虫学案例版国家规划教材,每一章节均有递进式案例和问题。②方法:案例导学式。教师上课时,力争精选经典案例,供学生学习讨论使用。或课前导入案例,导出新课;或课中导入,围绕案例讨论致病机制、诊断思路等;或课终导入,综合分析。③训练形式:课堂讨论、课外纸质作业或提交PPT、答辩等多种形式,灵活掌握。④考核: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平时讨论、作业均为计分项目;期末试卷上增设案例分析题,全面考核,综合评定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3)发扬传统,开辟第二课堂,指导大学生创新实践(大创实践亮点)
教研室具有优良的传统,从九十年代起,老一辈教师温桂芝等就带领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其中我校1985级临床医学学生张洪颖参加科研活动后,考取了大连医大的寄生虫学专业研究生。教研室共指导大学生创新课题5项,其中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2项,省级2项,校级1项,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及实验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发表大学生参与的相关论文9篇。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也成为很好的课程思政元素。
4)更新教学理念,现代信息化技术灵活应用于教学(信息化教学亮点)
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开发:黑龙江省华支睾吸虫感染、诊断和综合防治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已获得省级虚拟仿真教学项目,主体部分已建成,基本完善并应用。
②建设网络课程1 门:《医学寄生虫学》课程获批佳木斯大学校级网络课程,已应用于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③手机教学软件的应用:云班课和智慧树-知到引入教学,通过平台进行考勤、抢答、论坛、测验等,线上线下结合,变玩手机为教学服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此外运用微信、QQ、邮箱等网络技术平台,进行辅导答疑、讨论、提供复习资料及指南等,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上一条:生物教研室简介 下一条: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简介
【关闭】